據多家台灣傳媒上週報道,台北醫學大學附屬醫院推出一個區塊鏈平台,協助儲存及管理醫療紀錄。
《聯合新聞網》、《台北時報》英文版等報導指,由區塊鏈技術支持的醫療紀錄平台可以改善病人轉診服務,透過不同醫療網絡,令人們更容易獲取其醫療紀錄。只要人們登入手機應用程式,即可看到自己的醫療紀錄。有台灣媒體報道時起標題如此:「北醫首推區塊鏈 病歷共享轉診超便利」。
此計劃的合作夥件多達 100 間診所,利用區塊鏈技術幫助它們將個人紀錄在醫療機構之間傳輸,解決醫療保鍵行業的一大難題。透過該區塊鏈平台,患者可以隨時存取其所有醫療紀錄,包括醫學圖片、臨床實驗結果和健康檢查訊息等等。而醫院及診所也能透過智能合約方式,請求、授權或分享患者的醫療紀錄。
該醫院院長陳瑞杰指出,區塊鏈將會減少有關紀錄洩漏等安全漏洞的情況發生,他表示:
區塊鏈不單能結合不同醫院及診所的病人電子醫療紀錄,更能確保紀錄在機構間傳輸前有適當通知及同意。
全球不同醫療機構也有採用分佈式賬本技術來管理醫療紀錄。早前亦有南韓的生物科技公司 Marcogen 與當地科技公司 Bigster 開發具備大數據的醫療生態系統,透過一個安全且私密的渠道,儲存及傳輸大量基因及個人資料。雖然利用區塊鏈在醫療系統中對大部份醫院受訓人士還是新鮮的事物,但一場不斷改良的競賽也正在進行當中。
今年 4 月,位於德國的 Camelot Consulting Group 也推出其自行開發的區塊鏈解決方案,管理客戶的敏感醫療資料,而過程中,所有數據將會加密並儲存在區塊鏈中,只有已經授權的機構能夠接觸這些數據。同月,不當醫療資訊監督平台 Protenus 創辦人 Robert Lord 曾經在《褔布斯》網站指出區塊鏈在醫療體系內會會構成的資訊及私隱危機。
今年 5 月,位於美國的生命科學研究網站 Scientist.com 也透露將有一個區塊鏈系統用作追蹤及保護藥物數據,希望藉此遵守美國嚴格的數據使用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