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國政府對加密貨幣交易監管越趨嚴苛,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國的加密貨幣投資者仍然能夠通過些許漏洞進行交易,甚至將法幣兌換至不同加密貨幣,令政府難以全面停止加密貨幣的交易。
外國交易所依然是中國幣民主要選項
與中國金融市場監管機構內部人員關系密切的《上海證卷報》上月 23 日報導,當地政府正加強監控設施,阻止投資者進入多達 124 間離岸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網站,令其無法參與交易。雖然中國政府從 2017 年 9 月已不斷關閉所有當地交易平台,但當地及全球加密貨幣的交易卻持續增長,有中國交易平台則透過更改域名等等的手法,繞過中國政府的監管,中國內地投資者也對外國交易所極之信任與熱衷,也會希望透過「翻牆」等途徑到外地交易所,進行交易。
不少交易平台將其伺服器置於外地,以及在離岸註冊公司,有中國背景的交易所,在中國投資者市場一直沒有「正式退場」。有專家表示,對中國的加密貨幣投資者而言,短期來說,這些規管確能減少投資者意欲和興趣,但是——
只要他們還能接觸到外地交易所,他們仍然會參與加密貨幣的交易。
基於香港及台灣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Tidebit 的營運總監 Terence 表示,現時中國政府可能會找出一些聲稱已將業務遷出中國,但實際仍在當地營運的小型交易所,發出最後通諜,交易所網站頁面是中文介面將很可能受政府詳細審查。上海證卷報的報告刊出數天後,合共 7 間中國交易所的成交量對比 8 月 16 日的 3 億 7 千萬美元下跌 33 % 至 2 億 5 千萬美元。
中國政府無法完全管制場外交易
事實是只要該交易所伺服器位於中國境外,又是去中心化的點對點交易的話,中國政府將難以完全封鎖和規管這些網站。當新進入加密貨幣市場的時候,不少散戶會先將人民幣兌換至穩定幣 Tether(USDT),一種與美元一對一掛釣的加密貨幣,但即使 Tether 稱每 1 個 USDT 發行有 1 美元支持,有用戶亦會質疑 Tether 的可信性,詳情可參閱幣訊〈甚麼是穩定幣〉。
中國投資者通常會以「戶對戶」方式兌換法幣及加密貨幣,例如兩個客戶分別已對交易所完成 KYC (Know Your Customer)程序,然後雙方配對,進行交易,當中如有交易失敗情況,交易所則會介入處理。
《南華早報》週末報道,該筆金額通常會由銀行或第三方網上平台在對方之間轉賬。完成交易後,持有相應 Tether 後,用戶則可透過虛擬私人網絡(VPN)在任何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上作出交易。
有消息指:中國政府其實一直有能力關閉所有 VPN,但這將需要長時間與不同持份者達到共識,建立更強大的國家防火牆。
《南華早報》消息指出,中國政府現時仍未見有計劃於未來封鎖 VPN 的使用,這讓投資者有渠道進入外國交易所進行交易。根據上海證卷報的報告,當地政府正與第三方網上支付平台,合作阻止懷疑涉及加密貨幣的交易。
雖然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子公司螞蟻金服表示,他們會協助限制用戶進行有關加密貨幣的交易,業界很多人質疑,這些交易是否能輕易被鑑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