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比特幣(Bitcoin, BTC)面世以來,有不少人認為它性質與黃金無異,投資資訊網站 ADVFN 行政總裁 Clem Chambers 更直接認為比特幣將是新世代的黃金。黃金一直被用作避險工具,在災難及經濟不好時仍然保值。今年 7 月 17 日比特幣急升了超過 5%,他認為事件跟預期人民幣貶值有關:有部分人士因有內幕知道人民幣匯率將會下降,但因為各種外匯限制,而選擇把為數不少的人民幣轉為比特幣來避險。
ADVFN 為一投資資訊網站,提供各種金融產品如股票,期貨,期權等等的數據,總部設於英國,並於 2000 年在倫敦交易所上市。Clem Chambers 活躍於各大媒體如 CNBC、BBC News,撰寫金融專欄及分析,他在 E&T Magazine 的專欄於 2017 年獲工程與科技機構(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 Technology)頒予銀獎,亦出版過關於加密貨幣的書籍《Trading Cryptocurrencies: A Beginner’s Guide – Bitcoin, Ethereum, Litecoin》。
比特幣更顯優勢?
Chambers 主張,比特幣要比傳統黃金優勝。假設中美貿易戰即將來臨,選擇購入比特幣避險要比購買黃金更穩妥快捷,因為一般人實在難以短時間能買入大量黃金,遑論有足夠以及安全的空間去儲存。
此說法不無道理,最近土耳其里拉短時間下跌超過 20%,導致當地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比特幣交易量相應上升 63%。不過黃金並非全無優勝之處。第一,黃金的歷史源遠流長,大眾對黃金的認識更多亦比較有信心;第二,雖然實體黃金交易麻煩,但市面上亦有不少追蹤黃金價格的 ETF(Exchange Trade Funds,交易所買賣基金)可供投資。由於大部分黃金 ETF 都可在大型以及受官方機構監察的證券交易所交易,手續亦比購買黃金方便得多,一般投資者相對受落。自 2004 年首個黃金 ETF 推出以後,黃金價格持續上升了 8 年,升幅四倍多。這亦可能是投資者憧憬比特幣 ETF 上市的主因。另外,黃金有實際用途,能用於工業與飾物的加工,然而以上的應用價值只是支持現有價格的其中一些因素。
除了 Clem Chambers 的論點,筆者認為比特幣作投資工具有以下的好處:相對於黃金,比特幣的產量及存量比較透明,總供應上限訂設定為 2100 萬個及產量每 4 年減半。現時每年黃金的產量有 75% 來自掘礦,亦有一部分來自金屬回收 ,然而可採集總量則難以估計,亦會隨著新技術而改變,例如有研究指有可能透過海水提取黃金。至於投資者比較關心大戶的庫存與資金流動,一般能透過查詢比特幣上的錢包地址略知一二,而在此方面黃金的透明度不高,甚至市面流傳著有一些國家隱藏他們的黃金庫存,從未公開。
障礙尚待消除
筆者認為比特幣要成為新世代黃金之路還遠,而在它的面前並非一條康莊大道。儘管中美貿易戰來襲,美元強勢與美國加息使黃金表現失色(見下圖),從價格來看它並沒有受捧成為貿易戰的避險工具。比特幣亦相當大機會受以上的狀況影響,而值得擔憂的是比特幣在這次熊市中所展現的波動性(從歷史高位跌下跌 2/3)大有可能嚇怕一部分原本打算入場的投資者。
儘管如此,筆者認為未來人們對避險工具的需求仍然存在。除了人民幣與里拉,委內瑞拉貨幣玻利瓦(Bolívar)亦在幾年間大幅貶值,全因當地政府不斷印鈔而引發惡性通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當地通漲將在今年底達一萬倍(1000000%),民眾要購買食物跟藥品變得十分困難 。總的來說,一如上面討論,比特幣的便利與加密性有助它比成為新一代的避險工具,然而它必須先通過考驗,價格要先穩定下來,波動性不可大幅高於黃金,才有機會與黃金一戰定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