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挖掘比特幣的難度愈來愈高,挖礦過程愈來愈耗電,部分人開始抱怨「挖掘比特幣」這個行為太不環保。不過美國匹茲堡大學電子及電腦工程學研究助理 Katrina Kelly 就發表文章認為,大家不必將重點放在掘礦耗用多少能源,而是應該將討論重心放在其他方面,例如挖礦的電力來源等。
在大學專門研究潔淨能源,尤其是過渡至無碳能源課題的 Kelly 首先引述一篇福布斯在 5 月的報導,明白比特幣挖礦是備受批評。但她亦指出,數據中心、電腦業、汽車業、飛機運輸等等都是耗用大量能源的科技,但隨著時間推演,他們既方便了人類生活,亦朝著更高能源效益的方向發展。Kelly 始終認為,關於挖礦的討論被過份簡化。
傳統銀行業同為耗電大戶
Kelly 的文章提到,掘比特幣的過程中,電力的成本比率高達 90%,而 2017 年關於挖礦的電力消耗已經達到 3000 萬兆瓦時(30 TeraWatt-hour),等於愛爾蘭一年的電力消耗。不過 Kelly 表示,其實銀行業的電力消耗也達到 1 億兆瓦時(100 TWh)。比特幣挖礦的電力消耗要去到再擴展 100 倍,才會達到全球能源消耗的 2%。
反問挖礦電力從何來
Kelly 認為,現時挖礦為人垢病的其中一個地方,就是在環保能源應用率低下的地方挖礦。她提到,有不少礦工都於中國設立礦場,而中國的能源消耗當中,有多達 60% 是燃煤發電,碳排放量就相當高。但是當部分礦工轉到西北太平洋的區域挖礦,他們的電力來源就是來自水力發電,既是可再生能源,電價也較低廉,相當適合礦工。而在歐洲,冰島就成為其中一個最受礦工歡迎的國家。冰島能源結構中,差不多 100% 為可再生能源,其豐富的地熱能及水力發電亦令礦工的電力成本大減。
對於 Kelly 而言,比特幣不一定是「壞人」(bad guy),它只是一個新興,但不被人了解的行業。她重申,不少科技產業,例如數據中心都是相當耗電,如果不將他們一併討論,對於加密貨幣挖礦行業是不公平。
總括來說,Kelly 認為加密貨幣挖礦業不應該被針對,並相信任何行業的「碳足印」(Carbon footprint)都應該被審視。如果有任何政府仍然放任使用不潔淨的能源發展新興行業,相比起行業本身,這些政府更應該被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