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Ripple、摩根大通、Transferwise 等公司利用不同金融科技及區塊鏈技術改善服務,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The Society of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WIFT)於上週三宣佈開始試行「全球付款計劃」服務(Global Payment Initiative,GPI),旨在與其他對手競爭支付系統,以應對未來挑戰。
雖然計劃仍處於初步階段,但這計劃目標是為其全新服務奠定基礎,而這系統將會大幅提高支付程序的效率,最終將為全球超過 1 萬多間利用 SWIFT 網絡的銀行提供服務。
10 月時,GPI 已成功在中國、新加坡、泰國和澳洲之間進行跨境支付的測試。此系統將可快速識別及消除任何有遺漏或錯誤資訊的付款數據,SWIFT 希望藉此實現無縫及快速的交易,繼而減低金錢和時間成本,改善服務體驗。
應對區塊鏈的挑戰
讓 SWIFT 感到威脅的是利用區塊鏈及金融科技的初創企業,他們比 SWIFT 收取更低成本,提供同樣服務。
其中一項由摩根大通在 9 月推出的區塊鏈項目 Interbank Information Network(IIN),現時已經吸引多達 130 間銀行參與,其中包括桑坦德銀行(Santander)及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
IIN 聲稱能夠提高環球支付程序的效率,令款項經歷更少程序,從而更快傳到對方手上。隨著更多銀行加入,IIN 將能夠以分佈式賬本技術,分享銀行資訊,來快速解決錯誤及規范性問題。
而 SWIFT 的 GPI 系統則利用應用程式介面(API)來讓銀行在付款前互相核實對方資料,避免錯誤及延遲。
SWIFT 的新聞稿指出:「當銀行融入 GPI 系統時,GPI 將利用 API 讓銀行能夠即時進行互動,提升跨境付款的可預測性及效率,從中進行預測分析。其後將會加入對賬服務,協助提供付款後的調查,為一些因監管和規程的因素而被拖慢的調查提高效率。」
此次 GPI 試行計劃將會先於 2019 年初在 15 間銀行開始,其中包括摩根大通、巴克萊銀行、中國銀行及花旗集團。SWIFT 希望,這項服務能夠為支付雙方提供十足透明度,能更輕易預測其資金的成本、路線和交付過程。
【若你喜歡幣訊的內容,請輕按以下拍手鍵(可以按幾次)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