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評價:市面 19% ICO 須插「紅旗」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WSJ)上月 17 日發表報導,研究了市面上 1,450 個已上載了白皮書的首次代幣發行(ICO)項目,推斷當中 271 個,即佔總數18.6% 的項目須插上「紅旗」,提醒投資者危險。

WSJ 報道,獲「紅旗」評價的項目涉及金額逾 10 億美元(約 78.5 億港元),「罪狀」包括投資者文件內容涉及剽竊行為、承諾保證回報、執行團隊人員失蹤或假冒。報導形容,在這個熾熱的加密貨幣市場當中,不少公司都使用了「欺騙甚至欺詐」的手段去吸引投資者。

「罐頭相」充真人 白皮書 800 元一份

WSJ 詳細披露了一些不老實的 ICO 項目的欺詐詳情:以投資作為強項招徠的初創公司 “Premium Trade”,在其網站當中,創辦人 Andrew Ravitsky 的相片被記者發現跟一個在網上教授心臟科課程的學者 Dr. John Watsan 吻合。至於公司的數據分析員 Diana Zahavi 的相片更在181個網站上重覆出現,Premium Trade 將俗稱「罐頭相」的網上免費照片湊合成團隊肖像的可能性相當大。WSJ曾向 Premium Trade 查詢,惟未獲回應。

另外 WSJ 亦指,271 個「紅旗」項目當中,有 111 個即逾 4 成項目出現內容重覆的情況。一些本應在白皮書內屬於獨一無二的內容,如市場計劃、保安措施、甚至是程式員如何在數據庫應用的技巧,都可以搬字過紙。縱然一些有心發展的項目撰寫白皮書時就如寫招股書一樣認真,但在法例監管尚未完善下,騙徒混水摸魚的情況亦不少見。報導就指出,一些自由撰稿人就曾表示可「請槍」寫白皮書,售價低至 100 美元(約 785 港元)一份。

「紅旗」ICO 項目的去向如何?部分已如評價預期,出現不好的下場:一些已經關閉、一些已經捲入法律訴訟。報導提到,投資者損失資金估計高達2.73億美元(21.43億港元)。

ICO = 集資好幫手? 意見持續分歧

ICO 騙局持續出現,監管當局已持續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在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聯同投資者教育中心合作推出宣傳片,提醒投資者注意 ICO 和加密貨幣買賣的潛在風險。美國證監會亦表示已密切留意相關領域的不法份子,最近並以官方名義建立一個相當像真的假冒集資網站,字裡行間教育投資者。

然而,一些加密貨幣行業內的知名人士或「大佬」仍然繼續推薦 ICO 這種集資方式。英國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Shares 行政總裁 Danny Masters 早前接收 CNBC 訪問時說,仍然相信 ICO 可以幫助加密貨幣行業發展,並且令幣價上揚,但大家需要著手「做更多成熟工夫」,讓投資者擁有更高透明度。

至於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行政總裁趙長鵬早前亦發表博客說,「發行 ICO 募集資金,對比傳統創投容易 100 倍」。他更表示,騙局在每個行業都會出現,但難道這就代表大家以後都不應該使用該方法?

熱門新聞

首創「零知識證明」ZK BuidlArk 黑客松 將於第八屆「台灣區塊鏈愛好者年會」展開 號召區塊鏈愛好者、 ZK 開發者,參與贏黑客松獎金!

回顧今年幣圈,Layer 2 的蓬勃發展,而展望明年,比特幣即將減半、許多 GameFi 項目方要推出 3A 大作、比特幣 ETF 可能會通過等創舉,區塊鏈技術及產業發展令人無比期待!由「臺灣區塊鏈愛好者協會」舉辦,「臺灣區塊鏈愛好者年會」今年邁入第八年,此次主題聚焦於「隱私計算」。知名Layer 2 團隊 zkSync Asia BD Head Sam, Mina Foundation DevRel, Philip Halsall、OKB Layer 2, X1負責人及...

Compliance Challenges and Response Strategies for Virtual Assets Platforms in Hong Kong

Throughout this essay, a comprehensive operational guide into the compliance and regulation of the Securities & Futures Commission of Hong Kong (SFC) is given to shed light on the operation of centralized exchanges on the heels of official licensing.

熱門標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