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美貿易戰外的區塊鏈技術競賽到大眾化的難題

在區塊鏈發展的各個方面,由持有全球最多與區塊鏈相關的專利,到一些大型加密貨幣或區塊鏈的中國品牌,中國一直領先全球。在中國十三五規劃上,區塊鏈發展佔有重大地位,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於去年發言明確指出中國需要帶領全球創新,重點發展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

在賓大沃頓中國中心(Penn Wharton China Center)最近舉辦了只限受邀人士參與的區塊鏈圓桌會議,中國不同政府部門高層及企業家證實了中國的區塊鏈發展方向。現時,接近 3 分之 2 的區塊鏈有關專利都是由中國機構申請,其中一位圓桌參與者更表示,中國控制了達 72% 的比特幣(Bitcoin)算力,更指出:

「中國十分支持區塊鏈發展,中國政府更希望其區塊鏈技術能於全球市場上佔盡優勢。」

但是,由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與中國政治體系有衝突,有中國政府官員曾於中央電視台上強調中國共產黨對區塊鏈的看法,指出中國使用區塊鏈主要用於去除中間機構,而非去中心化,而任何技術皆不能擺脫黨中心。

雖然西方國家普遍視去中心化為一種自由,能藉區塊鏈擺脫中心化機構的管理,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塊鏈技術並非如此,區塊鏈不能讓黨中央對有關技術失去控制。故此,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CAC)已在本年 1 月時規管區塊鏈企業,包括在適當時候讓所需政府機構提供所需資料,要求實名認證及過濾任何敏感詞語等等。

此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塊鏈發展正可解釋為何中國政府擁抱區塊鏈技術,而非加密貨幣與首次代幣發行(ICO),中國政府曾多次打擊其國內的加密貨幣行業,並加強對有關行業的控制。不少人如希望於中國境內購入加密貨幣,則需要繞過多重機關,再投資於外國的加密貨幣公司。

中國的區塊鏈發展

中國不斷發展區塊鏈的原因主要因為區塊鏈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減低交易成本,更具防篡改特性,除去第三者角色,讓任何交易皆只需涉及交易雙方。

早於上月,有報導指中國人民銀行正在測試有關區塊鏈的金融貿易平台,正如去年 9 月於深圳所試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台」。而在 3 月 30 日,CAC 發出了一張已經通過認證的區塊鏈公司名單,名單上有 197 間企業,當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及百度。除此之外,中國更設有一些區塊鏈試行「沙盒」地區,例如中國海南的區塊鏈「沙盒」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優惠、官方認可證及創業津貼等。

相比起美國,最近美國政府只在 2 月推出其人工智能推廣項目,鼓勵美國企業開發人工智能,繼續帶領行業發展。《華盛頓郵報》曾有專攔指出,美國政府完全沒有計劃推廣或鼓勵區塊鏈發展。而 Chamber of Digital Commerce 亦因此而在 2 月提出了一項國家區塊鏈計劃,希望美國能採取一個較全面、互相協調及不斷增長的區塊鏈發展模式。

歐華律師事務所(DLA Piper Law Firm)的一位律師林龐(音譯)指出,由於美國起步較遲,中國已經於區塊鏈發展上稍為佔優,而且中國政府不斷透過提供資助鼓勵創新,同時規定外來企業必須與國內企業合作,振興當地經濟。

總部設於美國的全球金融科技及區塊鏈公司 FinTech4Good 行政總裁張曉晨(音譯)指出,美國區塊鏈公司也希望能擴展到中國市場,但如希望取得一定成果,則必須跟隨中國的規則。他認為,這些公司需要了解在中國從商的各個不同要點,盡快適應環境,因為如果美國公司在進入中國市場後失敗的話,損失將非常大。即使是初創公司,要進入中國市場必須與中國企業夥伴合作,為中國的公司帶來不同客戶。

張曉晨曾經在一個於中國舉行的綠色科技比賽中,觀察到美國初創公司的一項常犯錯誤。他指,有來自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學生曾開發系統希望改善中國國家電網,即使該技術能解決中國問題,但當外來企業沒有與任何當地企業合作時,也沒有人會使用該技術。張曉晨建議,先要了解進入中國市場法規,獲取相關知識後再找到適當的中國合作夥伴。

但是,如果該初創公司專門開發有關金融系統的技術,將會是一大優勢。區塊鏈身份認證公司 Usechain 創辦人曹輝寧(音譯)表示,在美國,由於金融業發展非常蓬勃,規管制度已經相當完善,創新科技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進入美國市場。但在中國,雖然有關行業發展並非如美國般完善,卻能提供更多機會,例如設立加密貨幣銀行等,特別是當中國政府大力支持區塊鏈發展。

大眾化的難題

數碼資產交易平台 Bitsdaq 聯合創辦人 Adam Cole Jacobs 指出,全球的加密貨幣與區塊鏈公司皆明白它們需要遵守現行法規才能持續擴張。正因監管限制,不少公司未能將業務徹底擴張至全球用戶。曹輝寧亦補充指,很多大型互惠基金希望進入此市場,但他們希望知道一旦失去私鑰,需要如何存取其資金。這些基金希望加密貨幣市場上能夠有信託人的角色,保障他們,因為現時傳統銀行正是買賣雙方之間的信託人。

提供去中心化投資銀行服務的 Securrency 行政總裁 Dan Doney 指出,重點是於此生態系統上建立信任,舊有金融體制十分注重信任,但碰巧這種體制也十分脆弱,信託制度亦非常重要。

他說:

「人們總是希望受到保障。」

而人們更會提出一些問題,例如如何證明加密貨幣交易所不會一夜之間失去數億美元資產、有甚麼機制確保其資產的安全等等。他認為,此行業需要先了解人們背後的理由,並將其融入到新體系。

然而,亦有人不同意以上看法。ConsenSys 執行董事 Vanessa Grellet 相信區塊鏈會開拓一條新道路,認為人們應該停止參考現有結構,初創公司將帶來創新技術,而這項創新並非複制現有基礎及改善現有系統。

在行業發展方向各有討論時,各地政府也開始部署,FinTech4Good 的張曉晨指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已經創立了一個區塊鏈政策中心,讓全球各地政府列舉在實行分散式帳本技術(DLT)時所遇到的挑戰和機遇。上個月,一項名為「Tech For Trust」的會議於法國巴黎舉行,區塊鏈成為最受歡迎的題目,不同國家也對其表示興趣,張曾經向哈薩克共和國提出一些有關加密貨幣的法規建議,最終為該國帶來兩項新法例。

Doney 指出,法規總有其設立目的,政府亦希望盡量保障人民。他認為,行業並不應該拒絕或嘗試繞過規管,而應尊重不同政府採取的不同保障人民財產的法例,嘗試融入到不同法規內,才能持續進步。

張曉晨最近發表一份有關不同中央銀行對加密貨幣取態的論文認為,對於中央銀行來說,則有兩邊極端意見,一方面是鼓勵創新,另一方面是避開使用加密貨幣。

OKCoin 金融市場部門主席 Wilfred Daye 指出,教育將會是大眾化的重要一步,雖然會議上每個人皆知道甚麼是比特幣(Bitcoin),但踏出會議後,其 Uber 司機可能並不知道區塊鏈或加密貨幣。他認為,此行業也是一種文化與世代的隔膜,年輕人總是知道比特幣,但上一世代的人則未必知道。在文化方面,擁有完善金融體系的國家總是比發展中國家較會拒絕創新技術,不希望作出改變。

未來的互聯網

歐華律師事務所的林龐表示,區塊鏈其實是個臨界點,雖然不同大公司對其表示興趣,但它們亦對此技術有所質疑,也沒有很大動機去作出改變。她認為這是人的本質,人們不想輕易改變現行較完善的制度。她相信金融機構將會牽起大眾化區塊鏈的旗幟,華爾街的人們總是對創新科技非常敏感,他們不希望落後於競爭對手。

對於其他行業來說則比較困難,林指出,其房地產客戶看不到有急切原因需要使用區塊鏈技術,所以他們較希望逐步觀察技術發展。他們現時習慣於傳統體制,如果想作出投資,會先聯絡經紀找到投資項目,再諮詢他們所信任的投資銀行家。

林補充,如缺乏現時所習慣的互信系統,則難以建立新的信任體系。

她說:

「第三方機構有其重要性,防止惡意操縱市場及違反有關法例,更保障投資者及有關機構的利益。」

同時,她認為企業需要願意作出改變,而拒絕改變將會最終導致失敗,一旦有公司作出轉變,其他公司則會跟隨其步伐,避免受到淘汰,但這需要一定時間。

另一大眾化的難題是如何分類一些未曾出現的產品,如比特幣。位於加拿大的法幣與加密貨幣交易所 VirgoCX 的行政總裁 Adam Cai 指出,現時圍繞加密貨幣討論是其中心概念,人們需要知道比特幣屬於一種商品、資產還是其他東西,他認為行業需要有一個適當的法律框架及信託制度。

但 Doney 相信一些例如 WeWork 的概念將有助大眾化。WeWork 是一個提供共享辦公室空間及服務的公司,人們只需為使用了甚麼而付費,同時擁有自己空間。他認為,此框架具有一定說服力並會擴展到其他行業。ConsenSys 的 Grellet 也提到,價值和資產分散化的用例將會促進整個行業發展。

MIT IDE Blockchain Pillar and Foundation 創辦人及「現代互聯網」 Elastos 聯合創辦人馮涵(音譯)指出,長遠來說,互聯網需要更大改變,因為現在的互聯網並不能保障所有人的數據和私隱。

他說:

「未來我們需要一個新世代的互聯網,擁有 P2P 商務、互信的環境及保障所有人私隱的區塊鏈。去中心化互聯網將會為去中心化應用提供基礎,去除中間人角色並掌控自己的數據,這才是最重要的。」

熱門新聞

首創「零知識證明」ZK BuidlArk 黑客松 將於第八屆「台灣區塊鏈愛好者年會」展開 號召區塊鏈愛好者、 ZK 開發者,參與贏黑客松獎金!

回顧今年幣圈,Layer 2 的蓬勃發展,而展望明年,比特幣即將減半、許多 GameFi 項目方要推出 3A 大作、比特幣 ETF 可能會通過等創舉,區塊鏈技術及產業發展令人無比期待!由「臺灣區塊鏈愛好者協會」舉辦,「臺灣區塊鏈愛好者年會」今年邁入第八年,此次主題聚焦於「隱私計算」。知名Layer 2 團隊 zkSync Asia BD Head Sam, Mina Foundation DevRel, Philip Halsall、OKB Layer 2, X1負責人及...

Compliance Challenges and Response Strategies for Virtual Assets Platforms in Hong Kong

Throughout this essay, a comprehensive operational guide into the compliance and regulation of the Securities & Futures Commission of Hong Kong (SFC) is given to shed light on the operation of centralized exchanges on the heels of official licensing.

熱門標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