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專題 09】淺談代幣經濟

撰文:《幣訊》 | 內容協力:9up.io

在上兩篇新手專題文章當中,我們已經講解了智能合約的概要,以至闡述了一些關於 “Gas” 和雙幣制度的要點,在再之前的文章我們更加講述了不同共識機制的特色。

一個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誕生,項目方必定有諸多細節上的考慮,而這些細節亦會影響了項目本身,即其代幣經濟(“Token Economy”)的面貌。故此,了解項目與了解代幣經濟,應該是互相關連。至此,我們應該如何理解代幣經濟?

在這篇新手專題的文章,你將能夠掌握:

  • 代幣經濟的基本簡介
  • 代幣經濟的注意事項
  • 代幣經濟的功用
  • 代幣經濟的重要性

代幣經濟的基本簡介

首先,我們一般很容易誤解代幣經濟,就是由多種加密貨幣集合而成的一個嶄新的宏觀經濟體系。但以現時的情況而言,代幣經濟其實是指個別一種加密貨幣所提倡和經營的經濟模式。當然,有一些加密貨幣是無法構成代幣經濟,這包括純粹為了籌款用途的代幣,或者是經由其他代幣完整複製,對於所屬區塊鏈平台建設和發展只有極微貢獻,甚至毫無貢獻的代幣。

為甚麼要有代幣經濟呢?這條問題讓我們可以返回思考傳統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其實不論是傳統經濟學,還是代幣經濟,我們都深信一個基本概念,就是人類行為基本上都是經濟行為,其任何行動都是帶有背後動機

在代幣經濟當中,獲得代幣是其中一種非常主要的動機。讓網絡內的持份者爭取代幣,以維持網絡運作正常,就是開發者設計經濟模型的重要工作。即使是發明比特幣、構思到眾人以工作量證明挖礦的中本聰,都需要做到這一點。

在代幣經濟當中,各種行為的動機通常都離不開獲得更多代幣,這些都是屬於財政層面的動機,因為代幣都是具有它的經濟價值,取得之後就可以獲取服務或者變現金錢。

代幣經濟的注意事項

在推出首次代幣發行(ICO)之前,項目方理應已經設計好其加密貨幣之代幣經濟模型,而推出 ICO 就是實踐該個代幣經濟的一個過渡階段。除了項目方完全不具備遠見和發展視野,否則項目在其代幣經濟模型當中,應該有一定的特色和賣點,而且不容易被競爭對手擊破或者簡單複製。

以下列舉項目方設計代幣經濟模型時,必須考慮的部分元素:

(1) 共識機制

共識機制是維持區塊鏈網絡正常運作,以及認證交易和區塊的基本規則。不同的共識機制有著不同的優點和缺點,之前我們在第四篇、第五篇和第六篇新手專題已經分別介紹了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PoW)、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PoS)和權益委託證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 DPoS),各位讀者可以重溫。使用各種不同的機制,可以看到項目方的開發目的和發展構思,而共識機制是可以隨著協商方式改變,例如以太坊一直推行由 PoW 轉換至 PoS,這就是發展需要使然。

(2) 加密貨幣供應量

跟實體經濟一樣,特定加密貨幣如果沒有設置供應量上限,只根據共識機制或者區塊不斷生成,而不斷增加供應量,必定會做成該種加密貨幣的通貨膨脹,影響該種加密貨幣的價格,甚至摧毀項目的可持續性。所以,項目方必須為加密貨幣設置供應量上限。

(3) 加密貨幣供應規則

項目方構思好共識機制和加密貨幣供應量之後,亦需要構思項目加密貨幣的供應規則。以比特幣為例,中本聰是使用了按序遞減的供應規則。他利用 PoW 共識機制,讓礦工維持網絡運作和驗證區塊,之後以區塊獎勵形式,持續增加比特幣的流通量。當區塊到達了指定區塊高度後,區塊獎勵會減半,比特幣的流通量會持續增加,但是同一段時間內的新增供應量會比以往減少 50%。經過多次「減半」後,最終就讓比特幣的供應量鎖定在 2100 萬個。

按序遞減只是眾多供應規則的其中一種,部分項目方會選擇採用其他供應規則,包括在區塊鏈一開始運作時,即全數釋放貨幣供應的規則,例子包括 NEO。

代幣經濟的功用

除了以上的注意事項之外,項目方亦應該已經考慮了其代幣經濟模型的功用。譬如比特幣、達世幣(DASH)、門羅幣(Monero, XMR)這些都是為了傳遞和儲存價值的加密貨幣。當然,我們也看到以太坊和以太幣(Ether, ETH)令大家對代幣經濟功用的想像已經大大擴闊。

以下列舉一些代幣經濟的功用,而單一代幣經濟模型可以包括多於一個、而且不限於以下的功用:

(1) 激勵礦工

在這些模型當中,加密貨幣的存在必然牽涉著獎勵礦工的作用。礦工因為透過挖礦維護了區塊鏈網絡的運作,亦負責驗證了交易和區塊的真偽。「有汗出有糧出」,礦工獲得報酬也變得理所當然。

以 PoW 算法為例,我們在之前的文章已經提及過這可視作一個「搶答遊戲」,最快的節點可以獲得獎勵。這個牽涉競爭元素的規則,變相令節點都為了獲得獎勵而提高效率,間接而言是促進區塊鏈網絡更加安全、有效率,甚至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2) 借助散戶維護項目整體權益

這裡所提及的代幣經濟模型,就是使用了 PoS 和 DPoS 的共識機制。為了鼓勵加密貨幣持有者長久持幣,項目方會以利息作招徠。在於項目方的角度,持有者長久持幣,其實都是維護區塊鏈網絡的做法,而且某程度上可以減少炒作,起到穩定幣價的作用。在 PoS,每個散戶都有機會驗證交易,至於 DPoS 就只有委託人才能夠驗證交易。

(3) 支付交易費

大家也許都很容易理解交易費其中一個重要功用,就是為了獎賞維護區塊鏈和驗證交易的礦工,但亦有一些例子是,交易費是會轉到整條網絡當中。以瑞波公司(Ripple Inc.)的 XRP 為例,當你傳送 XRP 到其他人的錢包當中,部分 XRP 會被撥作交易費,而這些 XRP 會轉到網絡並且最終被消耗,而市場流通的 XRP 必然會因此而減少。

(4) 平台管理

可以想像,如果加密貨幣就如選票一樣,一個幣等於一票,加密貨幣的眾多持有人都可以在個別代幣經濟模型當中實現某程度上的民主。項目方或者開發員可以推出個別的項目、計劃、或者新功能讓幣民選擇,幣民就是透過手中的加密貨幣獲得相應權益,從而表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tion, DAO)就是實踐類似嘗試的例子。如果項目方要鼓勵幣民表態,也可以對已經表態的人提供獎勵,例如在全網交易費當中,抽取一部份分發給他們。

(5) 貢獻網絡和平台

在這個情況下,使用者就是要回饋網絡和平台。以 Lunyr 為例,它是一個知識分享平台,使用者可以上載經過審核的文章,寫手和策展人(curator)都會獲得 Lunyr 代幣,但如果寫手提交違規文章,或者策展人將違規文章出街,他們也會被罰。

除了一般用家外,部分網絡和平台都會向重要的開發員給予可觀的代幣報酬,鼓勵他們不斷提升網絡和平台的水準。如果項目變得更多知名,就會令這些開發員也變得富有,驅使他們更加努力貢獻。

(6) 提供區塊鏈相關服務

在這個情況下,加密貨幣就是用來購買項目的產品和服務,其中一個例子就是 Siacoin。Siacoin 作為去中心化儲存平台,用家就是以 Siacoin 支付雲端儲存服務,而這些儲存空間都是由各地的電腦用家提供。他們貢獻自己多出的硬碟空間並連接 Siacoin 網絡。除了 Siacoin 之外,另一個去中心化儲存平台 Storj 都有類似的服務模式。至於去中心化博彩平台 Augur 都是採用類似方法,Augur 亦成為了用家在平台博彩的加密貨幣。

代幣經濟的重要性

大家或者已經發現,白皮書就是項目方闡釋其代幣經濟模型的最佳場合:上述的各項問題和問題,基本上都能夠在項目的白皮書當中找到答案。即使項目方無法給予圓滿的答案,也應要分享出簡單的看法和方向。故此一般而言,清晰的代幣經濟與其相關模型,可以讓投資者和大眾快速了解該項目之本質和可持續性,從而判斷出項目和加密貨幣的真正價值,這也是代幣經濟的重要性。

我們不難發現,市面上不少項目方都在營銷和募資方面下重工夫,部分最終亦獲得巨大成功,獲得市場和投資者的密切關注。然而,這不代表這些項目必然擁有出色的代幣經濟模型。換個角度看,部分項目方或許用心鑽研他們的代幣經濟模型,惟因為在營銷和募資方面表現較為遜色,令他們的潛力遭低估,無法取得應有的關注。所以,雖然了解代幣經濟可以讓大家判斷出項目和加密貨幣的真正價值,但這不會完全反映在加密貨幣的價格上,甚至可能呈現負相關的現象。所以各位在投資項目前,也有需要釐清自己的投資目標。

總結

區塊鏈至今只是出現了10 年,代幣經濟也是一個相當新的學術領域,很多程度仍然受到行業和技術的發展左右,上述內容也暫時未能概括代幣經濟的所有功用和可能性。各位繼續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知識的讀者,相信在今後日子仍會有很多新發現。之於希望透過了解代幣經濟而判斷投資決定的讀者,也請謹記「路遙知馬力」:只要項目方能夠交出圓滿和令人滿意的代幣經濟模型,機會和前景也將屬於他們。

 

以上內容由《幣訊》與 9up.io 共同協作撰寫。

【若你喜歡幣訊的內容,請輕按以下拍手鍵(可以按幾次)支持我們。】

熱門新聞

首創「零知識證明」ZK BuidlArk 黑客松 將於第八屆「台灣區塊鏈愛好者年會」展開 號召區塊鏈愛好者、 ZK 開發者,參與贏黑客松獎金!

回顧今年幣圈,Layer 2 的蓬勃發展,而展望明年,比特幣即將減半、許多 GameFi 項目方要推出 3A 大作、比特幣 ETF 可能會通過等創舉,區塊鏈技術及產業發展令人無比期待!由「臺灣區塊鏈愛好者協會」舉辦,「臺灣區塊鏈愛好者年會」今年邁入第八年,此次主題聚焦於「隱私計算」。知名Layer 2 團隊 zkSync Asia BD Head Sam, Mina Foundation DevRel, Philip Halsall、OKB Layer 2, X1負責人及...

Compliance Challenges and Response Strategies for Virtual Assets Platforms in Hong Kong

Throughout this essay, a comprehensive operational guide into the compliance and regulation of the Securities & Futures Commission of Hong Kong (SFC) is given to shed light on the operation of centralized exchanges on the heels of official licensing.

熱門標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