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关注度,在 2017 年以火箭式提升,其中一个主因是首次代币发行(Initial Coin Offerings,ICOs)的集资规模巨大。来到 2018 年,它的热度已不及过往,虽然仍有不少优秀团队可以透过集资来取得营运资金,生产产品,但不少人已对这个投资方式感到十分心淡。
去年 ICO 总集资金额约为 60 亿美元价值的资产,而这个数字,则在今年第二季经已打破。机构集资规模没有减少甚至反增,但不少公司经营不善,他们的所代表的币种则因着自身的表现及大市影响而下跌,令投资者失去信心。根据会计师行安永(EY)的年度报告指,今年上半年他们统计的 ICO 投资报表,已下滑66%,超过一半,该“四大行”指有近 3 成的 ICO 公司已接近失去所有价值。
情况没有在下半年得到改善,ICO 资料研究公司 ICORatings 指,今年第三季的 ICO 表现“令人失望”。其中第三季的集资额约为 18 亿美元,比起第二季的 83 亿美元大跌 79%。如果断月计,今年 9 月的集资规模,是以该月计的 17 个月以来最少的。
今年十月*,有加密货币媒体计算,当时的 ICO 集次额已“大跌九成”。今年的 ICO 集资规模最大的名字有赌场领域的 Dragon、火币网的火币代币,以及只受私人投资者参与的Telegram等,不过后者5月传出停止集资的消息,至今年 10 月才“可能”有测试网的出现。
虽然今年的集资规模大于去年,但由于不少集资“成功”的团队都交不出产品或经营上未能令投资者满意,币价大跌,ICO 已经不再是市场上最火热的话题。但一天创科仍在,集资仍然需要,ICO 已转型作証券代币(STO)及其他新型方式,我们容后再介绍。
*不少关于ICO的报告都在季度完结后约1、2个月才发布,《币讯》依照执笔时最新近的资料作总结。
【若你喜欢币讯的内容,请轻按以下拍手键(可以按几次)支持我们。】